
【编者按】为深入推进“重标准、提标准、落实安全生产标准化”重点工作,牢固树立全员标准化意识,形成“树标准化意识、干标准化实事”的强大合力。党群工作部组织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了“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”主题征文活动。为分享传递标准化工作中的实践智慧与精神力量,即日起,推出“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”系列评论,与全体干部职工共同统一思想、凝聚智慧,点燃激情、昂扬斗志,凝聚起“重标准、提标准、落实安全生产标准化”的奋进合力。
企业改革发展的进程中,总会伴随着问题与矛盾。实际上,发展就是不断解决问题与发现问题的过程。千难万难,只要重视就不难;大路小路,唯有实干才有出路。
一、首先明确是想不想干还是能不能干的问题
《孟子》有云:“挟泰山以超北海,语人曰:我不能。是诚不能也,为长者折枝,语人曰:我不能。是不为也,非不能也。”
“不能”,指的是没有做某事的条件和能力,就像孟子所说“挟泰山以超北海”,目标已经极大地超出了自己的能力。“不为”,却是不管有没有能力都不去做,譬如“为长者折枝”,不实践,不努力,何来“有所作为”呢?
有的人常用“不能”来掩饰“不为”,遇到困难挫折,一看就劳心劳力,转头就放弃说“我干不了”。然而真的尽力了吗?尝试过所有办法了吗?想过如何解决问题吗?没有尽力,就没有资格说“不能”,充其量只能是“不为”。事实上,只要我们依顺事物的客观规律和属性,就没有不能,再改掉自身陋习和短板,提升自身素质和操作水平,也就没有了不为。只要坚定“干”的信心,即使愚公移山也能终见成效。
二、着力破解过程控制效应制约
没有做不好的工作,只有不负责任的人。有这样一道简单的数学题,90%×90%×90%×90%×90%=59%。它告诉我们一项工作即使做到90分,但是经过环环相扣的一系列过程结束后,结果可能只是59分——不及格的分数。这就是过程控制效应。
思想上松一尺,行动上就会松一丈。这归根结底是执行力的问题。反观当前我们企业中执行力不强的表现,主要有以下五种。一是机械执行,照搬照抄,不讲客观实际,落实工作上下一般粗;二是拖延执行,在贯彻上级指示时,见事迟反应慢,工作拖拉,做事拖沓;三是变通执行,面对公司布置安排的工作时,不想着怎样把工作干好,而是自以为是,想办法搞变通;四是“一阵风”执行,抓一阵子松一阵子,热一阵子冷一阵子,要是再赶上人员调整、领导换了,不少工作就不了了之;五是无效执行,看似事情做了,就是没有结果。
当前企业面临的形势之严峻、压力之巨大、任务之繁重前所未有。非常时期当用非常之法,关键时期要有关键作为。要坚决克服说而不做、决而不行、抓而不实的不良风气,让“不求有功、得过且过”的思想得到改观,“庸碌无为、有责不负”的现象彻底消除,“居安思危、不进则退”的忧患意识显著增强,“夯基固本、争先创优”的良好氛围愈加浓厚。领导干部必须把精力和心思统一到“抓落实”上,树立“落实观”,提升执行力,做到压力逐级传导、责任层层压实,真正把工作百分百落实到位。
三、统筹“木桶理论”和“新木桶理论”提高境界
木桶理论,是指一个木桶装水多少,取决于木桶最短的那块木板;新木桶理论,指出了一个木桶装水多少不仅仅取决于木桶最短的那块木板,还有木板与木板之间的间隙大小、桶底好坏以及木桶也可向长板处倾斜,也决定了木桶装水量。
木桶理论告诉我们,要有短板快补的危机感。问题就是导向,差距就是潜力。回顾今年以来工作,虽然我们在安全稳定、生产组织、利润贡献等方面持续用力,但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出现了滑坡,尤其是在员工规范操作、工程质量达标、机电设备管理等还有差距,老旧设备“超期服役”不思改变、支护措施“教条式”落实不会变通、查摆问题“走马观花”不够深入,达标整治“擦胭脂抹粉”不重内涵,亟须对标找差、改进提升。
新木桶理论告诉我们,要有长板不足的紧迫感。新巨龙公司具有规模当量大、资源丰富、煤种稀缺等诸多潜在优势,但骨干矿井的定位也掩盖了很多管理中的短板和不足,个别部室、单位天天忙于事务性工作,忙于当救火员,干惯了、看惯了、习惯了,看似很忙,实际很多都是瞎忙,没有头绪。还没有把蓄势待发的状态转变为奋发有为的现实优势,管理内涵与自身体量不相符,需要以安全生产标准化为抓手,全面推进“简洁朴素、实际实用、内涵达标”建设,规范员工操作行为,让“上标准岗、干标准活”成为习惯,让“高位动态达标”成为常态,夯实企业安全稳定、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盘。
光说不干,任何事情都不会成功;光说不干,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。实践已经证明,安全生产标准化是矿井长远发展的根本和基础,是夯基固本、改善环境、普惠多赢的工作,看准瞧明的事,不需要纠结犹豫,最重要的是马上行动、高效落实。只要每一位员工秉承“实”字当头、“干”字为先的精神,用执行扛起责任,以落实塑造品质,用标准体现价值,齐心协力加油干、扑下身子抓落实,一定能破解发展制约难题,助推企业度危求进、高质量发展。(杨荣飞)

编辑:辛 秀
编审:曲日涛
审核:王 超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