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页公司名称

您的位置: 首页
新闻中心
基层动态

皮带工区:班前“小会议” 发挥“大作用”

作者: 徐璐菲   发布日期: 2025年03月31日

班前会是安全生产的“第一步”,也是安全教育的“启航站”,更是安全管理的“第一道防线”。长期以来,皮带工区将班前会作为强化安全意识、提升技能水平、防范安全隐患的重要载体,积极创新班前会形式,充分发挥班前会安全“首站”的作用。

01
技能特训 打造“专家小课堂”

“我简单给大家讲讲皮带托辊安装更换防护技巧,在安装托辊时,一只手握住托辊中心位置,另一只手抓住托辊转轴,防止托辊滑落伤人。”

在该区队班前会上,“老师”王兆营一边比划着动作,一边精准讲解皮带托辊更换的操作要点,生动的讲述,赢得了职工的阵阵掌声。

微信图片_20250328174212.jpg

为进一步从源头上防范和遏制安全生产事故,该区队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资源,由各班组负责人、专业技术骨干、岗位标兵组成“专家团”,轮流上讲台,开展“技术微课堂”“讲经说法”“传经送宝”等一系列“短、平、快”的技术讲课活动,课程结合生产实际,主要包括电气设备失爆判定标准等内容,帮助职工解决各类“疑难困惑”。

此外,针对岗位特点,该区队坚持以培养“实战型”检修队伍为目的,创新性地将班前会前移至现场,充分发挥劳模工匠、技术大拿“传帮带”的优势,通过“师带徒”“老带青”等形式,利用日常检修等有利时机开展有针对性、实用性和实效性的教学培训,“手把手”帮助职工提高业务技能。

02
警钟长鸣  沉浸式“事故复盘”

“现在请一采检修班长李文斌对‘扩大区电动滚筒’事故进行复盘、分析,由其他班长和成员对事故经验教训进行总结、分享。”

微信图片_20250328164242.jpg

以案为鉴,警钟长鸣。该区队坚持用“反光镜”思维扎实开展事故案例警示教育,以事故暴露的问题为切入点,组织管理人员及职工对事故开展讨论分析,深刻剖析事故原因,引导职工结合自身岗位,积极谈想法、列举措、谈感想、听建议,不断提升自身安全意识。开启“事故警示—自我剖析—情景模拟—交流反思”沉浸式警示教育新模式,真正让班前会成为安全生产的动员会、安全教育的大讲堂、安全生产的警钟台,将安全教育成效落到实处。

03
交心鼓劲  架起“安全连心桥”

常规的工作安排、安全叮嘱结束后,返岗谈心谈话也成为该区队班前会的“固定动作”。

对于因请假、轮休等原因返岗的职工,支部书记都会主动与其围坐在一起,开启一场充满关怀与沟通的对话。谈话内容一方面聚焦职工的身心状态,细致排查是否存在疲劳、情绪不佳等可能影响工作安全的因素,一旦发现将结合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工作安排。另一方面,则围绕着岗位技能和安全知识展开,针对返岗职工可能生疏的操作流程、近期更新的安全规章制度进行详细讲解,帮助他们快速“回炉”,避免因业务不熟悉而产生安全隐患。

皮带工区将不断创新班前会形式,持续提升班前会成效,让“小会议”发挥“大作用”,持续强化班组建设,筑牢安全根基。(宋红雨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