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页公司名称

您的位置: 首页
新闻中心
巨龙故事

新巨龙公司:“算盘姐”的百万“账簿”

作者: 徐璐菲   发布日期: 2025年03月28日
图片



在机器轰鸣的新巨龙公司选煤厂重介车间,浓缩池旁总能看到一个手持记录本、脚步轻快的纤细身影——她是泵房巡检工王垚。十年如一日地驻守煤泥水处理核心环节,她用“算盘珠精神”将药剂成本管控做到极致,以“小革新”撬动百万元级效益,成为选煤战线降本增效的标杆人物。




观察泵房电机设备运转情况




露天哨位上的“数据捕手”

作为水系统循环的“守门员”,王垚的工作半径集中在露天浓缩池区域。冬日寒风裹挟煤尘刮得脸颊生疼,夏日40℃高温让铁质护栏烫得握不住,她却坚持每半小时巡检一次耙机扭矩、料位高度和水质浊度‌。为捕捉药剂作用峰值,她独创“三段观测法”:加药后15分钟观察絮团形态,30分钟检测澄清层厚度,1小时对比溢流水透明度,硬是把经验值转化为可量化的操作指南。




观察浓缩池水澄清情况




毫厘之间的“成本狙击手”

面对年消耗百万元的絮凝剂,王垚化身“行走的计量仪”。她发现传统人工调节加药泵存在滞后性,创新提出升级尾煤浓缩加药系统,增加尾煤入料检测浓度计和澄清水层厚度浊度仪,实现絮凝剂自动制药、自动加药的生产实时联动。通过采集浊度计、浓度计的在线检测数据,加药泵自动调整加药频率,实现浓缩系统智能加药,絮凝剂药耗降低8%。

技术攻坚的“创新旗手”

加入浮选QC小组后,王垚把“抠成本”的执着延伸到全流程。她积极参与浮选系统二次补水管路优化,实现节能降耗,创效140万元/年;针对浮选药剂过量难题,优化浮选加药模式,新增矿浆改质机,实现浮选矿浆预先矿化,增加传感器实现入浮流量、入浮浓度、精矿灰分、尾矿灰分的实时检测,提高了浮选效果,浮选药耗成本降低20%,经济效益显著‌。同事们笑称:“王工的眼睛就是扫描仪,总能从设备缝隙里找出效益点。”




岗位战线上的“她”力量




在新巨龙公司像王垚这样的巾帼女工还有很多,她们以“精益管控每一克”的执着,用青春在煤泥池畔写就创新答卷。她们常说:“降本不是减法,而是让每分投入都产生乘法效应。”这位把“斤斤计较”刻进DNA的矿山玫瑰,正持续绽放着新时代产业工人的智慧芳华。

作者:白天玉 翟敏

(未经授权禁止转载)



编辑|刘铁桥    编审|徐虎    审核|张红芳


点个「在看」和「赞」呦↓